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注册登陆忘记密码?

四平新闻网

  • 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教育
  • 旅游
  • 生活
  • 娱乐
  • 健康
  • 财经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四平网 > 财经 >

    二氧化碳低温低压下七成可转化为合成气

    发布时间:2017-12-30 17:03 四平新闻网

    二氧化碳低温低压下七成可转化为合成气

      二氧化碳低温低压下七成可转化为合成气

      科技日报华盛顿12月17日电 (记者刘海英)美国能源部爱达荷国家实验室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工艺,可在低温低压条件下有效地将捕获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用于制造燃料和化学品的合成气(氢和一氧化碳混合物)。研究人员表示,这一新技术对于碳捕集封存技术推广,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从二氧化碳中回收碳的方法需要高温高压,因为在较低温度下,二氧化碳不会长时间溶于水。为解决这一问题,爱达荷国家实验室研究人员在新工艺中使用了一种可转换极性的溶剂作为电解质介质。这种液体在暴露于化学试剂时可以转换极性,使二氧化碳更容易溶解,并通过电化学方法转化为合成气。实验表明,新工艺在25摄氏度和40磅/平方英寸(0.28兆帕)压力条件下效果最好,转化率超过70%。

      碳捕集封存作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手段,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但过高的成本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使用,如果能将捕获的二氧化碳转化为可用产品,这一情况或会得到改变。研究人员表示,新开发的工艺整合了碳捕集封存和二氧化碳利用两个领域的技术,首次证明可以直接从捕集的二氧化碳中生产出合成气,这对于推动碳捕集技术应用,限制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人员已就新技术在美申请了临时专利,相关论文则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最新出版的《绿色化学》杂志上。

      总编辑圈点

      碳捕集和封存,被认为是未来大规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趋势的可行方式之一。它意义重大,也成本高昂。据媒体报道,目前全球的碳捕集和封存示范项目达到300多个,但总体规模都偏小,70%的示范项目还处于“中试”或“实验”阶段。降低成本,实现它的大规模应用,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关乎相关各个关键环节的整合和产业链的完善。可以确定的是,在全球变暖和能源革命的大背景下,围绕碳捕集和封存将形成规模可观的大产业。

    • 上一篇:学思践悟十九大-畅想2050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民族教育工作会
      • 周强:把从严治党要求贯穿人民法
      • 超长代理书记黄兴国落马曾表示对
      • 在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减至107人
      • 长春一母亲因31岁女儿第7次恋爱
      • 男子在驾校培训期间无证驾车跑长
      • 公安部发出通知要求扎实推进立案
      • 结婚为什么刘大虾背的同款双肩包
      • 公安部推出民警执法规范剑指一线
      • 在逃嫌犯被颜值出卖 长太帅被警

        随便看看

      • 猎场白力勤喜欢谁 猎场白力勤结
      • 最高检:已有20余省份出台具体检
      • 刘云山: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抓好
      • 环保部:重点排污单位环境信息公
      • 外交部:各国应在打击恐怖主义方
      • 大学课堂点名技术日新月异背后的
      • 在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减至107人
      • “好玩”背后的痛心
      • 男子与小姐交易数分钟完事 怒将
      • 为鼓励孩子 杭州一小学坚持11年
      •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联系方式 ·
      • 版权所有 四平新闻网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 http://www.siping0434.net
      • 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立即删除